《善恶之源》

贡献者:星晨炼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21-06-04 15:35:51 收藏数:6 评分:0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善恶之源》
作者保罗.布鲁姆
是美国著名的进化发展心理学家,
也是人气超高的耶鲁心理学教授。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道德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在他看来,想搞清楚人性到底是善是恶,
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研究婴儿的道德行为。
我们将从三个问题来解读本书,
第一,人性中有哪些道德本能?
第二,人性中有哪些狭隘与偏执?
第三,哪些因素能帮我们做个好人?
第一,人性中有哪些道德本能?
1、分辨善恶的道德感。
2、共情与同情。
3、分配资源时的平等意识。
4、正义感。
1、分辨善恶的道德感。
即便是才3个月大的婴儿,
在实验室中也明显表现出了对帮助者的喜欢,和对阻碍者的厌恶。
2、共情与同情。
共情指的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
同情是说去关心别人。
这两种感情关系很密切,
我们常常是因为能够理解别人的喜怒哀乐,所以才会去关心别人。
这两种感情在婴儿身上也很早就出现了,
才出生的婴儿能感受到其他婴儿的负面情绪,会哭得更厉害。
大一点的孩子,则会主动安慰和帮助别人。
3、分配资源时的平等意识。
这种意识在所有年龄的孩子身上都有体现,
他们都更喜欢那些平等分配资源的人,
在给别人做分配时,他们也倾向于平等分配。
4、正义感。
正义感在现代社会中的常见形式是第三方惩罚,
就算别人没有直接伤害我们,只是伤害了其他人,
也会激起我们的正义感,希望他得到惩罚。
而对小孩子来说,
他们的第三方惩罚就是打小报告,
把同伴们的违规行为告诉大人。
第二,人性中有哪些狭隘与偏执?
群体偏见、厌恶感。
1、群体偏见。
我们会下意识地根据性别、种族或语言,
把遇见的人分成“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两类,
并对前者有好感,对后者有敌意。
这会让我们仅仅因为群体不同,就对陌生人抱有敌意,
认为只要和我不是一伙的,那肯定就是坏人。
2、厌恶感。
这是人们生理上对某个东西的反感。
厌恶感的最早起源,
是为了防止我们吃下不干净的东西生病。
但是当厌恶感的对象变成人时,就会引发道德问题。
厌恶感会让我们反感他人,认为他们缺乏人性,
于是就更容易鄙视甚至攻击他们。
第三,哪些因素能帮我们做个好人?
习俗、不断扩张的道德圈、宗教信仰、理性。
1、习俗。
当一个好人并不需要深刻的道德动机,
只要父母能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让孩子耳濡目染各种好人好事,
他自然就会模仿做好事,最终成为一个好人。
2、不断扩张的道德圈。
这里的道德圈,
是指我们关心的人的范围。
通过个人接触和听故事,能激发我们的共情,
让我们平等地看待他人,关心他人。
3、宗教信仰。
许多宗教典籍中,
都有各种道德戒律和劝人向善的故事,
这些内容的传播,
既创造了人人向善的习俗环境,又扩大了人们的道德圈。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