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丨WOOP思维:张力如何变成行动力?

贡献者:newzjs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19-05-24 00:56:08 收藏数:12 评分:1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把思维的发展比作河流吗?一条河要流动,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河流落差产生的张力,也就是我们上节课讲的创造性的目标。可是只有这个还不够,
张力并不是那么让人舒服的,因为它会让我们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
这一讲和下一讲,我们就来看看河流流动的第二个条件——河道。我们来思考如何把张力变成自己的行动力。
今天,我来介绍一种特别的,增加行动力的思维方式——WOOP思维。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当你为自己的碌碌无为内疚的时候,你自然就会下决心或者做计划。
下了决心以后,你的自我感觉好了一些,感觉一好,张力自然就释放了。于是,行动的动力反而减少了。
• 有些时候,我们会买很多书,却从来不读;
• 买了健身卡,却从来不去;
• 买了很多课,却不好好听。
以前你会以为是自己的意志力不够,没法坚持。现在你知道了,买书、办卡、买课,本身就有目的,
就是为了减轻目标带来的张力来缓解我们自己的焦虑。
大脑分不清什么是计划和决心,什么是真正的行动。有时候就因为我们下了决心,做了计划,
大脑就会误以为我们已经做过了,行动的张力就被消减了。
有一种说法是,人需要积极乐观的幻想,来为我们的行动提供希望。所以当一件事遇到困难时,
我们总是会幻想克服掉困难和达成结果之后的场景。
可是从张力的角度,积极乐观的幻想可能也没那么好了。因为它可能会减少你行动的动力。
比如,有一个研究就发现,幻想自己成功减肥的女生,
她们的减肥成效要远远低于那些幻想自己会遇到困难的女生。
乐观幻想还会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感觉到幻想受威胁时,会通过想方设法不去跟现实接触,
来努力保护我们自己的幻想。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如果在幻想中你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你会害怕去接受挑战,因为如果接受了挑战而你失败了,
那幻想就没法持续了。
也许你要问,可是乐观的幻想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没有对未来的美好预期,我们哪来的动力去行动呢?
毕竟有很多研究表明,乐观确实能够帮助人们开创更多的可能性。
心理对照法:先想好处,再想障碍
正因为乐观的幻想既能带来希望,也能带来问题,心理学上就有一种把乐观与悲观结合起来的方法,
叫心理对照法。
什么叫心理对照法呢?
就是为了防止过于乐观的幻想降低我们的张力,我们就需要在想象乐观前景的同时,
想象一下实现愿望的障碍在哪里?
让我们先想象愿望达成的时刻,再泼一盆冷水下来,让我们面对现实。
让我来举个例子。
我有个朋友是学计算机的,毕业以后到了一家IT公司做技术支持。可是他觉得技术支持没什么创造性,
不是他想做的,他想做产品经理。
这是一个未实现的目标,有很大的张力。
也许你听过的建议,是要做一些积极的想象,想象你当上了产品经理以后如何如何。但如果只是这样,
是不够的。
按照心理对照法,一方面,你要想象你的愿望实现以后的场景。比如,你设计出了一个很牛的产品,有很多人用,
你自己工作很开心。
可是另一方面,你也要想象转型到产品经理所遇到的障碍。比如,你需要学很多新的东西,
你的思维方式需要做改变,你还需要接近做产品的同事,看看是否有这样的职业机会。
这就是心理对照的方法,先幻想积极乐观的结果,再幻想在路途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对照所产生的行动力,要远远比只是做积极幻想,
或者只是想消极的障碍要大得多。
需要说明的是,心理对照的顺序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先想做成以后的好处,再想可能遇到的障碍。
如果先想困难再想可能的好处,很有可能让你把目光集中到了障碍上,这时候目标的张力还没有建立起来,
你就觉得困难重重,同样会妨碍你的行动。
心理对照最大的好处,是既通过乐观的幻想,保留了目标带来的张力,同时,又把幻想拉进了现实,
让目标切实地跟现实发生联系。
就像那个想转型做产品经理的朋友,当他设想做产品经理会遇到的种种障碍时,
其实这些障碍暗示了转型做产品经理的真实路径:学习新技能、改变思维方式、寻找新的职业机会。
如果他的目标所建立的张力是有效的,那这些张力就正好能用于克服这些现实的困难,
而不是在空想中让张力消耗掉。
但是,心理对照还有一个问题。它要求我们同时设想乐观的结果和可能遇到的障碍,
可是并没有告诉我们该怎么克服障碍。很多时候,我们没法行动,就是因为设想的障碍给了我们太大压力,
让我们想要回避,所以才有了拖延的问题。
别着急,我们继续往下讲。
执行意图:治疗拖延症的有效工具
发明心理对照法的心理学家,是纽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叫厄廷根,
她是一个女心理学家。她的丈夫呢,同样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思维专家,
叫彼得戈尔维策
她的丈夫发明了另一种思维工具,对治疗拖延症特别有效。这种思维工具叫执行意图。
执行意图是怎么做的呢?就是让你在设想未来要做什么的时候,用一个条件语句——“如果……就……”。
执行意图被戏称为“大脑黑客”。为什么我们大部分计划没有效果?是因为大部分计划都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大脑并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要做什么。
还记得在第一章讲场的那一节吗?为了触发有效的行动,我们需要布置一个有很多行为线索的环境,这就是场。
可是,如果你想要做的事情在未来呢?毕竟,我们没法提前到未来布置一个有很多行为线索的环境。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在大脑里预埋行动线索。而“如果……就……”就是大脑能够读懂的未来的行为线索。
一旦你在大脑中植入了“如果……就……”的语句,当“如果”这个条件出现时,
大脑就会自动反应出你应该做的事情。
你可以试着把“如果”设置为那些非常简单明了又醒目的时间地点信息。
比如,“如果我吃完晚饭,我就会翻开书看几页”,“如果我感觉到睡意了,
我就会把kindle放到床边而不是手机”。
一般来说,你预埋的行为线索越具体,到这个时间地点以后,行为线索越能触发行动。
一旦你真的做了这样一个计划,你执行的概率要远远比普通的计划要大得多。
WOOP思维:克服障碍的计划
发明心理对照法和执行意图的两夫妻,决定把这两种思维工具结合起来,变成一种。这就是WOOP思维。
WOOP 思维是什么意思呢?
W ——Wish, 就是愿望的意思。你可以先想想你在本周、本月或本年需要完成的愿望。
O——Outcome, 最好的结果是什么,这两项是增加目标的张力。
O——Obstacle, 设想可能遇到的障碍。
P——Plan, 计划。
注意,这个计划就是用“如果遇到了什么障碍,我就怎么做”,这样“如果……就……”的句式写的。
让我举个例子。
我有个朋友在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了两年,觉得自己的工作没什么价值,每天觉得很累,
想回学校重读个心理学的研究生。
可是,虽然他工作清闲,每天回家,还是不太想看书。他来问我,有什么办法提高行动力。
我就问他:“如果你考上了理想院校的研究生,会有什么好处呢?”
他两眼发光,说:“那时候我就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会遇到更好的老师,
跟着他学习心理咨询,最后还能找一个自己更喜欢的工作。”
然后,我接着问:“那你考研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障碍呢?”
他的目光就暗淡下来了一些,说:“我是跨专业考研,难度很大。想上的学校竞争又很激烈。
所以,有时候会情绪不好、没有信心,觉得好多内容都没法掌握,甚至会跟自己说,
反正我也考不上,干脆就别准备了。”
于是,我就问他:“那如果你情绪不好,你会怎么克服呢?”
他想了想说:“如果我感到情绪不好,可以去找朋友聊聊,可以写写日记。”
我又问他:“那万一你觉得自己反正考不上,不用好好学了呢?”
他说,“如果我这么想,那我就跟自己说,无论考不考得上,我都应该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一次。”
我说:“好,那你就把它写下来,做成计划。”
他真的照着WOOP的格式写了。过了一段时间,他来向我道谢,说确实效率提高了不少,情绪也好了很多。
今天的课,我们讲了WOOP思维,我希望你能够借着这个WOOP思维的工具,更理解张力的本质。
我们经常说,人要仰望星空,才会觉得生活有奔头,也要脚踏实地,才不至于让自己迷失在幻想中。
WOOP思维就是一个让我们既能仰望天空,又能脚踏实地的工具。
最后,我希望你能亲身实践一下这种新的思维方式。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这个决心,你可以想“如果我学会了这种思维方式以后,我会得到什么?”
也许你会变得更高效,更加不拖延。
然后你要想“练习这种思维方式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呢?”也许是你到了家,就只想休息,不想再打开这个课了。
那你就可以提醒自己“如果我到了家,吃完晚饭,我就会坐到书桌旁,拿一张纸,把这个课程重新打开,
按照课程的做法,来想想我没有达成的愿望和可能的障碍。”如果你这么做了,
那你就已经在练习WOOP思维了。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下节课,我们会讲另一种增加行动力的思维方式——控制的两分法。
我们下节课见。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