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一直被误读的教育逻辑

贡献者:游客31627646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18-03-21 10:03:37 收藏数:47 评分:0.5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孩子想要一个玩具,要不要马上给他买?
不少人认为“不要马上满足孩子”、“要让孩子学会等待”,目的是培养孩子控制内心欲望的
能力。这种观点背后还有一个时髦的心理学理论依据——延迟满足。
然而,我们误解了“延迟满足理论”。
延迟满足的理论起源
1968年,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在位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比英幼儿园主
持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在32名成功参与了实验的孩子中,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
8个月。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
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结果,有些
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
糖。在那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参与了这项实验。
这项实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然而,18年之后,在
1988年的跟踪调查却获得了意外的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
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色。1990年第二次跟踪的结果提供了更客观
的依据: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2011年,当初参加实验的孩子
已经步入了中年,他们接受了最新的大脑成像检查,结果发现早年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大脑前额
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着人类最高级的思考活动。
于是人们兴奋不已,似乎找到了成功教育孩子的法定,以至于在解释和传播的过程中断章取义,甚至
添油加醋。
误解一、对定义的误解
实验从一开始,就明确定义了”延迟满足能力“的含义:为了获得将来的更大利益,而自己主动延迟或
放弃眼前较小的利益。也就是说——
哪个利益更大,是孩子自己做出发的判断;是否延迟满足,也是孩子自己做也的决定。而在我们身边
大量发生的所谓延迟满足,都是基于父母的判断和父母的决定 。
误解二、对逻辑的误解
实验者的逻辑原本是:如果孩子在4、5岁时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那么他在长大以后取得成就的可能
性就会更大。但是并没有提到“如何让孩子在4、5岁时发展出延迟满足能力”的问题,更没有建议“为了
这个能力,父母要从小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
为了更好地了解延迟满足能力,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延伸探索,而这些后续的研究结果,却被倡导所谓“
延迟满足训练”的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延伸研究1:年龄的影响:5岁是分界。
米歇尔的研究小组在1992年的报告中明确指出,5岁似乎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4岁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备
延迟满足的能力,而5岁以上的孩子就明显出现了早期萌芽。在针对更多孩子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孩子
在8-13岁的时期,都可以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这一结论与最新的神经发育研究的结果相吻合。
延伸研究2:谁是控制者:主动延迟和被动延迟差异很大。
1976年,米歇和蕾切尔(Miller,Dale.;Karniol,Rachel)小组发表论文指出:
当孩子觉得“自己在掌握着延迟的过程”(即他可以随时停止延迟),那么他主动延迟的时间会更长;
相反,如果孩子发现“外人在控制延迟”(即自己是被动的),那么他的延迟时间会大幅缩短。最新的神经科学
研究对此的解释是:被动感,会激活愤怒情绪系统(先天的本能情绪之一),进而干扰了自控能力。
延伸研究3:“大人是否可信”非常重要。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延迟满足再研究”小组,于2012年发表了他们的成果:他们把实验改为两步,在第一步中
告诉孩子,如果等待,将得到“更好的蜡笔”,第二步则沿用传统的棉花糖实验。实验者把孩子分成两组,
A组由“可信的大人”主导,即在第一步中兑现了“更好的蜡笔 ”的承诺;而B组孩子则由“不可信的大人”
主导,这个大人在第一步中食言了。结果在第二步的实验中,A组孩子延迟满足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2分钟,而
B组只有3分钟。
虽然这一研究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因为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吻合 但是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思考 :在孩子
早年的模糊认识中,对他人的态度要么趋于“信任”,要么趋于“不信任”,那么我们希望他抱有怎样的世界
观?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可以帮孩子形成“信任”?显然,刻意的训练只会破坏孩子对世界的信任。
延伸研究4:眼前棉花糖有多稀缺,不同孩子有不同判断。
我们都会有一个常识性判断:对于一名具体的孩子,眼前的这块棉花糖越是珍贵(因为以前很难得到),那么
他延迟满足的时间就会越短。2011年,贝格雷和莎茨基
(Begley,Sharon;Chatzky,Jean)小组对于另一课题的研究,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也就是说,平时比较容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不会把眼前的诱惑看得过重,因而也更容易主动延迟满足。相反
,以前经常被训练,经常无法轻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会把眼前的利益看得更加宝贵,一旦没有外人控制,就
更可能马上占有这一稀缺物品。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父母在场时,孩子显得格外“有自制力”,而一旦父母不在,孩子就会大把大
把地往嘴里塞巧克力,并恳求旁人“不要告诉我妈妈”。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随时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需要”?当然不是!这里讨论的重点是:从小对孩子刻意进行
延迟训练,不仅误解了理论,而且会误伤孩子。
且要避免的是,打着自由的旗号,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放任自流,比如孩子抢了别人的玩具,阴阳怪气不加以
限制。这种放任恰恰让孩子丧失了童年最需要的互动。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