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中国老百姓存款多恰恰是因为没钱,建议推行全民公费育儿等

贡献者:蜜饯儿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23-06-29 10:15:14 收藏数:14 评分:0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6月19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网易财经、网易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2023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
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主题为《制造复苏 惟实励新》。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
心主任张军教授认为,中国老百姓存款多恰恰是因为没钱,建议推行全民公费育儿等措施。以下为精彩内容精编,
发言内容由网易财经智库整理,作者授权观察者网发布。中国老百姓存款多恰恰是因为没钱 建议推行全民公费育
儿等措施
目前中国储蓄率世界第一,并不是因为中国老百姓有钱,储蓄率高反倒说明我们还不是那么有钱。因为收入相对较
低,同时可能对未来成本支出有比较高的估计。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收入不高,也要在其中留出一部分作为预防性
储蓄。实际上,很多家庭都过于谨慎,会过高地估计未来的压力,所以他今天会从并不高的收入当中,拿出相当一
部分用于预防未来的支出和应对不确定性。这样当然会影响当期的消费支出。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加以改变的话,
这个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
现在中国包括中央、地区两级政府真正用于家庭的福利支出还是太少。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国家需要在家庭上面
支出更多,家庭才能消费的更多。家庭现在有很多成本几乎全部由家庭自己负担,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中国已经
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每年增长5%—6%,政府的预算支出完全有可能开始向家庭倾斜,如何让家庭同步地
分享GDP增长?从微观上讲,涉及到整个收入共享的机制该怎么建立。这些都到了需要认真研究的时候了。第二
,整个国家支出层面上如何能有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家庭福利,把有些东西免费给老百姓。比如,现在生孩子和育
儿的成本能不能由国家买单?从出生到小学的费用能不能由政府负担,我们在类似这些福利上的花费还是太少。
要让家庭有更多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国家需要在家庭上花费更多。过去我们为了经济增长,把更多的钱投到基
建上,改善国家基础设施;投到企业上,改善企业装备水平,提高竞争力。但现在很多投资已经没什么回报了。中
国三足鼎立的经济,有政府、企业和家庭三个重要主体。现在看来,家庭是一个短板,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政策改变
,这个改变也可以说是整个经济模式的改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家庭预防性储蓄过高和消费不足的问题。
否则,家庭出于对未来不确定性、对未来成本支出的估计,会持续进行预防性储蓄。所以,要考虑如何能让家庭的
一部分支出成本由国家跟家庭共同分摊,有些干脆就由国家买单。我们应该从战略意义上考虑这个问题,比如,国
家要负担家庭在生育、育儿、教育、医疗、养老方面的更大份额的支出,来分摊家庭的支出压力,这样才可以让家
庭消费和福利水平得到持续改善,最终也有助于保持经济的长远发展的动力。
育儿费用首先应该完全由国家承担,因为中国一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六七十万亿元,这在过去是需要的,现在不
需要这么多。当然,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因为这要求整个国家的预算收入、预算支出的方向要有改变,需要认
真研究。中国现在的预算支出项目当中,几十年都没什么太大改变,都是投资性和建设性的,消费性的项目和福利
支出太少。
我觉得现在要考虑大幅度增加消费型的预算支出项目,从增量上说,更多的钱应该花在家庭层面上。我不是说中国
现在完全没有在家庭层面上支出,而是我们的财政支出体系需要有一个结构性变化,否则我们很难走出高储蓄、低
消费的怪圈。
我不认为美国还有什么制造业 即便回流也不会有实质性改变
全球看,中国制造业的格局已经是相当好了,供应链系统非常完备和发达。只不过整个链条里面可能还缺最高阶的
3%-5%的链条, 一些特别核心和关键的技术产品,中国目前仍然主要依赖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企业。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转向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吸引外资,兴办合资企业,加工出口产业获得快速扩张,逐
渐带动本土企业的转型。换句话说,我们在吸引外资过程当中,本地企业的工业化水平和技术能力也因为合资企业
的技术外溢,开始逐步提升,并最终发展成为外资企业的本地供应商,由此,中国的供应链开始持续扩大,覆盖越
来越多的领域和行业。哈佛大学的Growth Lab编制了一些国家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我们发现,20
00年中国还排在全球第42位,去年已经到了第16位。美国排在第11位。这说明,过去十年中国与美国的技
术差距缩减了一半多。
但毕竟中国还是一个上中等收入的国家,人力资本总量很大,但水平还不像发达国家那么高,所以中国在技术开发
等各个方面,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但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将来差距还会不断缩小。
正因为如此,其实发达国家比我们更担心对离岸供应链的依赖。过度依赖中国供应链对他们来说被视为一个巨大的
风险。他们现在要“去风险”,这谈何容易?寻找供应链的第二来源,不仅承担巨大的调整成本,最多也不过解决
少数技术产品对中国的依赖,无法从总体上脱离中国。
所以,部分发达国家虽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我并不认为他们可以真正摆脱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反过来,那
百分之几的核心技术产品虽不在我们手上,但随着不断的研发和技术进步,技术自主的问题最终可以解决。
关于美国制造业回流,我不认为美国还有什么制造业。首先,就规模而言,美国的制造业根本和中国不在一个数量
级上,这些制造业即便回流到美国,美国国内的结构性问题也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有一些企业回流确实发生了,
例如,有个别制造业企业从亚洲转到了美国附近的拉美地区。现在美国提出不一定完全“在岸”,但可以“近岸”
。美国认为,跨越太平洋有风险,特别是遇到突发的疫情,不确定性比较大。
美国制造业回流,能解决让美国现在面临经济问题、结构性问题吗?美国“铁锈带”工人可以重新回到厂里面就业
吗?我看都很难。对美国来讲,把制造业放在墨西哥会觉得安全一些,但能想到并不等于做得到。未来能够把多少
原来在中国的这些供应链都搬到美国的近岸?没那么容易。对发达国家来说,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长远来说
是一个巨大的通胀压力,因为在别的地方找替代都要付出巨大的调整成本,而且几乎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达到中国的
供应链规模,因而不可能将制造成本降到中国的水平。成本居高不下,就可能造成美国的经济、甚至整个西方发达
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导致非常糟糕的情形。最近纽约大学的鲁比尼教授也对可能发生的这个后果表示出了担忧。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