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3

贡献者:微末。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19-08-04 22:21:40 收藏数:119 评分:0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五、犯罪构成
(一)犯罪主体
1、概念:犯罪主体,是指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与单位。
2、自然人犯罪
(1)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
①完全无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
②相对责任年龄: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③完全责任年龄:16周岁以上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
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①无刑事责任能力:是指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
的,不负刑事责任。
②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③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刑法对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三种情况作了特别规定:第一,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其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实施犯罪行为,
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
或者免除处罚。
(二)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
1、犯罪故意: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
态度。据此犯罪故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的心理态度。
(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
度。
2、犯罪过失: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
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据此犯罪过失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
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2)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
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3、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
(1)不可抗力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
原因所引起的情形。
(2)意外事件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
原因所引起情形。
(三)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四)犯罪客观方面——不作为犯
构成不作为犯必须以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为前提。特定义务拉元和来源:法律明文规定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
义务;基于法律行为承担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