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物馆走向深入

贡献者:飒飒sasa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19-04-06 16:16:01 收藏数:20 评分:0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近年来,我国的博物馆正迎来多年罕见的参观热潮。
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参观博物馆的人数突破十亿人次。
参观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日益流行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
在博物馆里,年轻人无疑是是主力军。不论是参观者的占比,还是购买博物馆文创产品,
或者在网上参与相关话题的讨论,年轻人都是当仁不让的主力。
据调查,北京故宫访客逾半数为30以下的年轻人。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统计表明,39岁下的年轻人去博物馆的人数和次数都是最多的,
一些较为冷门的博物题材纪录片
和综艺节目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假如国宝会说话》等之所以能成为热点,
和年轻人的偏爱也有很大关系。年轻人爱上博物馆是传统文化热向
青年群体延伸的典型表现。这也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扬具备了更好的群众基础。
不过,在博物馆中,还需要“冷思考”,即不能把热情仅仅留在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上,
不能仅仅满足于“集邮式的”比拼谁去过的博物馆多,不能仅仅满足到博物馆热门
热门展品前拍照打卡。博物馆热应是走向深入。唯有深入,才能使博物馆热走得远,
不会在热闹一时之后什么都没有留下。
对观众而言,参观博物馆也应回归初心。博物馆是知识宝库,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了解现实、认识现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有限途径。
因此,在参观之前做一点功课,充分利用博物馆官网上的相关介绍,
对馆藏特点、重要展品的历史背景、意义价值等做一些学习,再去参观,感受就会大不一样、
但显然有这样有这样良好的参观习惯的观众是很少的,
大多数人只满足于来过、看过、拍过。借助《国家宝藏》等成功的电视节目,许多以往罕为人知的
国宝变成了大众熟知的明星,各馆的相关藏品观者如堵。
今年春节期间,河北博物馆连续多日参观者超过3万人,迫使馆方采取限流措施,而观众就是想来看看在
《国家宝藏》里出境的三件国宝。但实际上,单件器物所展示的历史是有限的,如果能由此及彼,
举一反三,通过对某一件器物的参观扩展到对某一类
器物的历史考察上,收获就要大的多。器物本身固然宝贵,
但器物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乃至民族精神才更加值得体味与追寻。
博物馆的参观者尤其是年轻人,不应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凑热闹没多大意义。
参观博物馆是自我提升,既不应该是附庸风雅地随大流,也不应该是自我炫耀的
满足虚荣心。过于注重表象就容易流于肤浅,白白浪费了博物馆这样一座知识宝库所提供的机会。
一个成熟的社会需要许多爱好者,他们并不从事某一行业或专精于某一领域,
但对相关行业和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在业余的自学中,掌握了丰富的相关知识。这样的爱好者
越多,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就越高。在当前的博物馆热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热中,
我们最期待参观者回归初心,一点一滴,扎扎实实地做功课,让参观之旅收获满满。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

用户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