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和写作中发现世界的美好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贡献者:码字狂魔-孔乙己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24-12-26 15:30:30 收藏数:137 评分:0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与写作是打开世界和内心的两把钥匙,如光与影,
彼此成就,共同构成语文的灵魂。《中国青年作家报》近期推出的“名师读写课”系列专栏,
邀请初高中语文名师,带着他们在课堂内外积累的经验与灵感,带你穿越文字的河流,为你揭示阅读的深邃之美,
传授写作的独创之道,一起在阅读和写作中发现世界的美好。
——《中国青年作家报》编辑部
——————————
冯渊:拓展语文学习的思维空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郑欣宜 记者 周伟
冯渊,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兼任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安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语文建设》编委,安徽师范大学《学语文》编委,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等。
作为语文学科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与写作不仅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也是考试中的考察重点。那么,
中高考试题倾向使用什么样的文学作品作为阅读材料?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是什么?
应如何解读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
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冯渊进行了专访。
什么样的作品容易入选考题
文学具有文化传承、语言教育、社会认知、审美熏陶等多重功能,在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中,
文学作品的阅读更是重中之重。什么样的文学作品会入选中考、高考试题?
冯渊认为,对于高考阅读的文学作品选文而言,为保证命题语料的典型性和规范性,
选编者多关注那些在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作家、作品。而中考文本的选择更贴合青少年学生心理,
文本难度不宜过大,反映的最好是当下的生活,或者初中生易于理解的生活。除了文学艺术史上的名家作品,
中考试卷的选文中也不乏当代作家的作品。
在相关文章中,冯渊曾提到,当代作家、作者的文本进入命题者视野,
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文本是否能均衡设置语文考试的能力点,如理解词句含义、分析结构和主题、
鉴赏艺术形式等;文本描写的生活与青少年的关系是否紧密,主旨和情感是否有利于青少年的精神成长。
“从文本内容的角度看,一是与青少年精神人格成长有关。所谓精神人格成长,
是说作品揭示的是人性共通的问题,可能抒写了人性的弱点、现实的残缺,但文本传递的价值观必须是正向的,
如对人类深沉的热爱,揭示生存困境中的人性光辉;文本可以表达忧虑,但一定要深怀希望。”冯渊说,
“二是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有关。不要以为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就是学生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
他们在学习知识、探求真理过程中的思考,包括对身边见闻、历史事件、科学发现乃至科幻世界的思索,
都是与其日常生活有关的。因为青少年的一切都处于生长之中。”
教学研究之外,冯渊也在进行文学创作,在他看来,真正的好文章应是“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十几岁、
20多岁时内心有很多冲动,但人生阅历空白,所以在文字上夸饰凸显。到了年龄,重新审视走过的路、
经历过的事情,和当初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在文字上归于平淡。能用最朴实简单的文字来表现最复杂的情感,
这是最高的境界。”
这一点,放在指导学生阅读中也是一样。“初中语文的教学对象是12岁到15岁的孩子,
学生并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读出文本以外太过复杂的东西。如果将个人的解读过于强势地推给学生,
学生不一定能够消化,教师的解读也未必正确。”冯渊说,教师的最大功能不是教给学生知识,
而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策略、技巧,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语文教学应该更多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对于学生在理解文本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教师可以提供参考文献资源,但不要下结论。”
高考作文更加考验思辨能力
写作一直是不少学生在考试中面临的难题。初中阶段的作文以记叙文为主,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
素材的同质化成为目前初中生写作中的共性问题。而在兼具教师与作家双重身份的冯渊看来,
这不仅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对的问题,“其实现代作家面对的很多题材也是同质化的,
关键还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写”。
他以学生的作文举例:“一般来说孩子写生病,总是写自己躺在床上感觉不舒服,爸爸妈妈回家看到后嘘寒问暖,
这样的写法永远写不出好的效果。有个孩子却这样写,‘窗户外的一束光照到我的眼皮上,
这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一片阴影落在眼前,原来有一只大手伸了过来’。这样的描写一下就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
所以,初中生的写作一定要有细节,有现场感和画面感。”为此,就要从阅读中感受细节,素材的积累、
语言表达的训练,以及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也同样重要。
进入高中,写作上更倾向于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作文的考察重点转向议论文。冯渊指出,
议论文写作要求考生对试题设置的某个概念、判断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阅读思考和生活体验,
有层次地展开讨论,用清晰的语言,精确而有层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
他介绍说,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大概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题目给定明确的观点,
例如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作文,“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此类题目只需要用相关材料理由来证明观点成立。
另一种是题目中没有明确观点,而是提供一个不确定关系的判断,让考生分析两个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
例如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作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这个疑问并不是让学生去回答是或不是,而是要运用生活积累,开动大脑,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意味着什么,
技术进步和问题减少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问题是否会减少?什么时候会减少?减少的是什么问题?
什么问题永远不会减少?等等。”冯渊表示,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则越来越向第二种发展——在不确定的关系当中去思考世界的复杂性,
考验学生的思辨能力。
冯渊认为,2023年新课标下的高中核心素养,是在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使其具备自主学习、批判思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
无数的信息和不确定的变化每天都在涌向我们,学生的思维要随之改变,才能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
接受新的挑战。”
——————————
赵玲:语文教育的价值
何轮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郑欣宜 记者 周伟
赵玲,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云南省名师工作坊坊主;
昆明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昆明市教学名师,昆明市学科带头人,昆明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在中考改革背景下,语文学习的重点是什么?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写作和阅读应该如何教?
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云南省名师工坊坊主赵玲以丰富的教学及教研经验,
对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点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让学生理解、热爱中华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的意识,语文课程是最好的阵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
活动中积累、
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核心素养是关于课程目标的概念。目标是确定行动方向、选择实施路径、衡量达成程度的主要依据。
赵玲认为,让学生理解、热爱中华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的意识,语文课程无疑是最好的阵地。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中考试题中,
文学作品的选材常与这3种文化相契合。“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教材的编排中,也渗透到中考试题的选文中,
确保学生能够从文本中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力量。”赵玲说。
“语言运用”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语言运用主要包括语料积累、语感建构、语理习得、
语言表现等几个部分。赵玲认为,语言是培养文化自信的载体,通过对语言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
学生可以逐步提升表达能力和文化认知。“语文教学并非简单的记忆词句,而是通过语言的品析、鉴赏,
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如地运用语言。”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与其他三大核心素养的学习相互依存、
相辅相成的。
“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近年来中考试题的关注重点。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
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最后一项是“审美创造”。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
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
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在赵玲看来,审美创造不仅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学感知力,
更能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精神支撑,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化解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无论是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是在艺术中寻求美感,审美能力的培养会让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赵玲说,
“审美能力是人的盔甲,它帮助学生在面对挫折时找到力量。”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是参与了学生的生命的人,你教他识字,教他读书,
语文教学在学生未来人生中的参与度要比其他学科要大得多。”赵玲说,“那么我们的语文到底要教什么?
就是教这四大核心素养”。
写作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规定了初中阶段必读的12本书,
而除了阅读整本名著之外,赵玲还建议学生尽量多地去阅读短篇文学作品。
“中考选文的字数通常限制在1000-2000字之间,主要选用适合学生集中时间深度阅读的短篇文学作品,
比如散文和短篇小说。”赵玲说,现在的中考阅读材料里,除了名家的短篇散文,
还有很大一部分选取自中央级报刊的文学副刊,比如《中国青年作家报》等。
“散文或者短篇小说的阅读,能够较快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长篇名著的阅读会对人的生命产生深远的影响。”赵玲强调,“例如《简·爱》,
它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深远。这种深层次的熏陶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显现,
但却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
鲁迅先生在文章《不应该那么写》中曾写道:“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
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在赵玲看来,阅读与写作教学密不可分。“写作是一种能力,
不是每个学生都热爱写作,但他们必须具备写作的基本技能。”赵玲说,教学的关键在于将学习技能进行分解,
通过系统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能力与写作技巧。如果说最根本的方法,那就是4个字:多看多练。
赵玲举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并列式、波折式、倒叙式等常见的文章结构;
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文章,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材、立意、表达中心思想。她提到,
自己常用的一个方法是将中考中的现代文阅读文本分类整理,汇编成册供学生阅读学习。
“这些文章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主题鲜明,还能帮助学生快速提升写作技巧。”
在谈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时,赵玲表示,“写作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
而不是一味迎合考试的要求。作为老师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表达自我。”
“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应试,它关乎学生的一生。”赵玲说,“中学语文教师教的不仅是识字写作,
更是帮助学生发现世界的美好,理解人生的复杂,感受生活的诗意。语文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一张试卷的分数中,
更在于学生未来人生的幸福与充实。”
——————————
李旭山:解锁阅读与写作的新路径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郑欣宜 记者 周伟
李旭山,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师,广东省高考研究会专家成员。
快速的学习节奏下,如何让孩子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阅读天地?如何训练思维,抓住文章写作的“制胜法宝”?
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李旭山以众多生动的教学实例,
为我们解锁了一条学习阅读与写作的新路径。
语文学习和阅读要保护孩子的天性
“阅读是学生和这个世界进行交流的最重要的方式,也是学生构建精神世界的最重要方式。”李旭山介绍,
阅读大概分为3类:第一类是任务驱动下的阅读,例如考试或工作中的阅读;第二类是储备智慧的阅读,
与日常的兴趣和追求有一定关联;第三类是满足天性和探索欲的阅读,文学、
科技等能够满足兴趣与天性的内容都包括在内。
“当前,任务驱动下的阅读占据了孩子的大部分时间,而自由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满足孩子天性的阅读,
很多时候只能是在违背老师和家长意愿下偷偷读的东西。我们面对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让孩子自由阅读?”
在李旭山看来,既要给孩子选择读什么的自由,也要给他们安排阅读时间的自由。“只要书的价值观没有问题,
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阅读,也不要轻易以‘对学习和成绩有没有用’来评判孩子的选择。”李旭山说,
“读书是在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外人很难参与这个构建的过程,更不应该干涉这个过程。因为在阅读中,
孩子是绝对独立的主体,任何人都不能替代他们。”
针对语文学习思维活动的特点,李旭山提出了“前素养”这一概念。“前素养”即“好奇”“敏感”“想象”
“质疑”这些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保护好学语文的前素养,孩子们才能把书读好,尤其是把文学作品读好”。
前3种“素养”比较好理解,而“质疑”在语文学习中更多体现为一种追问。
李旭山以一篇五年级课文《自相矛盾》为例,“有孩子学完后会问,课文里商人的话自相矛盾了,
那现实中矛和盾也是天然的自相矛盾的关系吗?通过设计实验能够让学生发现,同样是3层纸折出的矛和盾相撞,
矛刺不穿盾。那学生又会追问,矛和盾未必是自相矛盾的关系,这是怎么回事?老师可以再作个提示,
矛和盾为什么会出现?孩子们马上就明白了——盾是为了防住矛才被制造的,但矛不是为了刺穿盾而诞生的。
矛和盾本身不是天然的矛盾关系,它们在逻辑上是错位的”。“从语文角度讲,凡是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有价值,
提不出问题才是无价值。老师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和学生自发提出问题讨论,两者的价值有天壤之别。”
李旭山说,“凡是通过质疑提出的问题,都是思维训练的绝佳机会。”
用好分类排序、分类对比
相比于阅读,写作对不少学生来说更是语文学习中的一大困难和挑战。李旭山观察到,
当前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几个突出问题:过度“炫耀”文采和知识;强行抬高作文的情怀与态度;表达上缺乏逻辑;
作文有立意、有素材,写作时却没有角度。
“好的语言表达是清楚且有趣的,首先要把话说清楚,再谈有趣。”李旭山强调,多读、熟读文章并学会仿写,
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多看时事评论类文章,学习语言和行文思路,
此外也要从文学作品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除了课程标准中的必读书目之外,还有哪些书值得学生去深入阅读?李旭山认为,
推荐书目是一件需要非常谨慎的事情,“个人的阅读经验和评价未必能复制到别人身上,
选择权还是在孩子们自己”。
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多读、多写、多练来提升,但逻辑思维必须作为一个专门的教学任务,
在课堂集中时间进行训练。“首先要对作文进行表达功能上的划分,如过程描述类、建议主张类、阐释类、
社会现象评说类、寓言哲理类,每一个作文类别下再进行对应性的思维训练。”李旭山说。
在思维训练中,要抓住基础思维的训练,也就是分类排序、分类对比。“举例来说,有篇文章名为《出错》,
小学的孩子能说出开头出错、中间出错、最后出错;而初中生会说设计者出错、制造者出错、使用者出错;
到了高中,学生就会说出错的表现、原因和影响。”李旭山说,“对于同一个题目,
虽然不同阶段学生思维训练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使用了分类思维。分类之后,又进行了结构化的排序。”
李旭山强调,分类排序时还应注意由直接到间接的顺序,而很多孩子写作文时总喜欢写间接的“高大上”意义,
不爱写贴近眼前的直接意义。
最后是分类对比,在李旭山看来,对比法是文学鉴赏很好的方法之一,也是写作中特别好的一类方法。
他以七年级的《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为例对比,“两篇课文都是表达作者高洁的品质,
但差异在于《爱莲说》是将自己自喻为莲,‘我’的品格就是莲的品格;
《陋室铭》则是将‘陋室’当作一个媒介物。于是我们就能总结出,同为咏物类文章,还有两个小类别,
《爱莲说》是托物言志,《陋室铭》是借物抒怀”。
关于对比,李旭山总结出一段口诀:“用对比的方法,完成对比的任务,得出对比的结论,对比点要对应。
如果发现小的差异,就把它揭示成大的差异;如果发现大的差异,力求把它揭示为本质差异。”
“分类排序、分类对比是思维训练的基础层面,将它们学好、用好,才能进入更高阶的思维训练。”李旭山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26日 03版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