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非理性迷雾 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倡导“公共表达理性”系

贡献者:码字狂魔-孔乙己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24-08-27 09:43:33 收藏数:378 评分:1.7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近期,部分非理性的公共表达让人心生忧虑。今年8月,河南女法官王佳佳惨遭杀害,
行凶者的作案动机是法官未在一场民事诉讼中支持其全部请求。对此,个别网友非但没有谴责恶行,
反倒“为暴力解围”,编造和传播法官故意压低赔偿额、不是秉公执法等谣言。在社交媒体、贴吧等平台,
有人创建专门话题、群组,通过借助热点事件进行诋毁、发布无中生有或毫无底线的“泄愤帖”、
恶意夸大师生矛盾、渲染家长压迫压榨孩子等,煽动亲子、师生对立。非理性情绪泡沫之下,事实被不断曲解,
公共表达出现了对立和撕裂。
一个成熟的现代社会中,不同群体基于各自立场和价值观,对同一公共议题具有不同见解,是再正常不过的。
但是,畅所欲言不等于失口乱言,网络暴力、互撕谩骂、造谣诽谤等不当言行,只会让极化立场取代理性思辨,
让情绪宣泄遮蔽真知灼见,侵蚀求同存异的良性互动空间。用法律之规、理性之尺构建公共表达的秩序边界,
成为广泛而迫切的社会共识。
那么,理性的公共表达何以实现?
首先,要遵循事实,在真相被完整呈现之前不轻易置评。回溯近些年多起网暴、造谣事件,
不少都是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发酵的。去年5月,“中国情侣巴厘岛洲际酒店身亡”一案引发社会关注。
在警方公布调查结果之前,一些网民拿受害者的社交账号信息当“创作素材”,编造各种“剧情”。
这种恶意揣测和污名化,不仅是对逝者的不尊重,让受害者家属承受残忍的二次伤害,也带偏了严肃的公共讨论。
“不问事实”的巨大危害,正在于它给各类谣言、话语暴力插上了扩散传播的“翅膀”,成为滋生网络“负能量”
的温床。而当更多人开始坚守尊重事实的底线,坚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不用“贴标签”代替严谨论证,
拒绝抛开事实谈立场,才不会被轻易带节奏,成为网络暴力等非理性表达的“扩散器”,
从而共同呵护理性平和的公共讨论空间。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有必要增强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及时公布相关调查结果,不让真相迟迟“缺位”,不给非理性表达提供“想象空间”。
其次,要强化规则,进一步完善有关公共表达的相关规定,以社区公约等营造有助于增进对话和理解的讨论氛围,
让非理性表达逐渐偃旗息鼓。正如公共交通需要由明确的规则进行规范一样,在公共表达的场域里,
无底线的“横冲直撞”也不该被容忍。
一些人之所以在网络表达时无所顾忌,正是因为他们心怀“法不责众”“不会被追责”等侥幸心理。
严格落实法律规定和平台规范,让每个人切实意识到自身言行会带来的后果,才能倒逼其约束好自身行为,
文明理性表达。像此次有关部门和平台重拳出击,对奥运会举行期间拉踩引战、恶意攻击者依法打击,
该封号封号、该禁言禁言的雷霆举措,便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震慑作用。同时还要看到,
平台也有自身追逐流量的冲动,一些网络平台为了追逐热点、吸引眼球,
可能会对极端的非理性表达“睁只眼闭只眼”,放松审核把关要求。对此,监管部门还需落实好正向激励、
违规处罚等措施,夯实平台的主体责任。
与此同时,各个平台要通过加强审核和平台生态治理、优化算法内容推荐机制,构建高质量的公共表达环境,
营造平和、友好的氛围。用户置身于网络空间,目之所及到底是偏激庸俗,还是和谐温馨,
他们是可以真切感受到的。不管是进一步完善内容过滤机制和处理办法,避免极端言论污染舆论生态,
还是基于自身风格发布有针对性的文明公约,用“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等提示语呼吁文明表达,
都有助于维护风清气正、友好平和的网络生态环境,让理性表达成为被共同珍视的原则。
青年是网络公共空间的参与者、建设者。每一位青年从自己做起,提升媒介素养,
在参与公共表达时多一些理性思辨的意识,少一些极端情绪的宣泄,既有利于完善人格,
也能为网络公共空间注入正向活力。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看到网络上的只言片语,急于给他人“贴标签”时,不妨“按住”
那个冲动的自我,想一想单纯的情绪宣泄是否公平,会给当事人带来怎样的压力和伤害。当自己心情不好,
想顶着“马甲”“小号”随意恶语相向时,别忘了“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能够幸免”,
自己以为的“随便说一句”,很可能成为压垮对方的最后一根稻草。当自己对某位偶像过于“上头”,
以至于不惜用抹黑、造谣等低劣手段攻击其竞争者时,不妨扪心自问:最初那份单纯的喜爱,是否已经变了味?
告别狭隘偏执的思维惯性,才能看到美好、广阔的世界。看一场比赛,不必执着于简单的胜负之争,
那些运动员克服压力、迎难而上的故事,那些对手间相互鼓励、惺惺相惜的场景,同样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
关注一起突发事件,与其被移花接木、断章取义的信息洪流所裹挟,不如在基于准确事实的基础上,
探讨如何让法律和制度真正“长出牙齿”……穿越非理性迷雾,文明友善的人性光辉就能照亮舆论场。
总之,网络公共空间应当成为以善意为底色、彼此尊重的交流平台,而非一团混乱、乌烟瘴气的“斗兽场”。
每个人心存对法律之规、理性之尺的敬意,才能让公共表达展现出文明之样貌,这才是对自我和社会的真正负责。
任冠青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8月27日 01 版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认证文章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