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回归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内容是:生命的回归。
生命盛开在我们目光所及的每个角落,使世界充满勃勃生机,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并发展。
从广义上说,不仅自然界的一切机休都蕴含着生命力量,甚至星辰和整个星系,也有自身形
成、发展及消亡的生命过程。
在一切生命现象中,人生无疑是我们每个人最切身也是最关注的问题。人生,简单地来说,
就是我们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过程,由生活,生死和生命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通常,人们最关心的就是生活。生活有两个层次,一是基本生存,一是生存质量。
人活着,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的身体离不开赖以维持正
常运转的热量。除了这最根本的一条,家庭开支也是我们每天需要面对,需要解决的。有些
人福报大,出生在富有的家庭,财富与生俱来。尤其是中国人,做父母的喜欢为儿女积聚财
产,好使自己的孩子一辈子不必为生存奔波。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比较健全,
基本生存似乎也不成问题。但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一生都在为生存而忙碌。天天上班,拼命
打工,无非是为稻梁谋,无非是为保障家庭的开支。他们活着的目的非常单纯,单纯到只剩
下“生存”两字。
其实,自然界中的动物,空中的飞鸟、海里的游鱼和地上的走兽,它们和人一样,也是为了
生存,为了充饥而四处觅食。假如人类也仅仅是为生存而生存,那和动物又有有什么区别?
作为每一个生命休来说,生存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但只有人类才会在生存问题得到解决之
后,进一步追求生活质量。
在享乐主义盛行的今天,几乎所有人都着眼于物质条件的发送。事实上,改善物质所能给予
的帮助,远非我们以为的那么见效。所以,更为内省的人开始转向精神追求,讲究生活品位
的提升,即艺术的生活、宗教的生活。可以这么说、精神生活基于对自身的超越,是人类区
别于自然界其他生物所特有的现象。
除了我们共同关心的生活话题,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和宗教家都在致力于生死问
题的探讨。作为伴随人类一生的两大属性,生和死,既相互否定,又密不可分。
如果将一个人的出生作为人生旅途的起点,那么,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每时每刻都在接
近旅途的终点,在奔向他的末日。正是由于我们的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死亡。正如一位哲
人所说的那样:每个生命的经验均以死为方向,这乃是生命经验之本质。
那么,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依唯物论者的观点:生从父母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妈妈生
下我,我就有了。而生命的结束,就意味问一切的消失——人死如灯灭。死亡作为个体生命
的结束,充分展现了人生的有限。
依一般宗教的普遍看法:人在肉体之外,还有独立的灵魂。人的肉体固然会在几十年后败坏
,会受到时间限制,会退出历史舞台。但超然于肉体之外的灵魂是不死的,并将在另一个世
界继续得到延续。基督教的教义正是建立在这种对永生的期待上:受到限制的尘世生命在上
帝拯救下,分享上帝的生命而获得不灭的新生,在他们虔诚的祈祷中,死亡作为通向天堂的
门户,又意味着新生的开始。唯物主义者认为,生命是物质的产物,形散则神灭,属于断灭
论、一世论。但我们应当认识到,科学方法只能对外部世界进行研究和改造,对于人类自身
的认识,却显得力不从心。相对于唯物主义者的结论,宗教家所提倡的两世论,认为生命中
有独立不变的灵魂,又落入了常见,同样不是最究竟的。
佛教依据缘起的智慧考察生命现象,提出了三世论,认为生命是相似相续、不常不断的。生
命不仅包括了我们的现在,还有着生生不已的过去和未来。我们这一期的人生仅仅是生命延
续中的一个片段。生命像流水,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生命又像铁链,一环
套着一环。我们现有的生命形式,仅仅是其中的一片浪花、一个环节。
从唯物论的角度出发,人生的确很短暂。可是通过对佛法的学习来认识人生,我们会发现:
人其实是不会“死”的。所谓死,只是一期生命的结束,只是生命形式的改变,但同时也是
下一期生命的开始。所以,一个学佛的人,不仅仅要关心现实人生的幸福,同时还要关心未
来生命的幸福。正是基于对生命的整体关怀,佛陀在获得究竟圆满的解脱后,为娑婆世界的
众生开示了有关现世乐、来世乐和涅槃究竟乐的原理。
生活是生命的表现形式,生死是一期生命的开始和终结。但人生最本质的东西,不是生活,
不是生死,而是生命。要想改变命运,必须认识生命:生命究竟是什么?
诗人说:生命是神圣的谜,是机密的法则。生物学家说:生命是蛋白质,是氨基酸。
以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些说法都不够完整。作为万物之灵,我们只有以智慧破译出生命的密
码,才能更好地认识并利用今生,而不是在对生命的荡然敬畏中采取回避的姿态。
我们的生命由两大系统组成:一是物质系统,一是精神系统。物质就是我们现有的色身,即
生物学家所说的,组成我们肉体的那些成分。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带着父母给予的遗传基
因。而我们的精神,同样有着独立的生命系统,有自身的遗传信息,那就是阿赖耶识中储藏
的无始以来的业因。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相同的父母会生出秉性、天资完全 不同的子女
,原因是什么?因为每个生命都是带着独立的生命信息来到这个世界,每个生命的起点都不
相同。
我经常说,学佛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工程。学佛的过程,是生命从缺陷走向圆满的过程,是
生命从烦恼痛苦走向解脱自在的过程,是从认识生命到彻底改善生命的过程。明白了人生是
什么,知道了解生命、改造生命的重要性,我们就可以正式开始讨论生命的回归。我想从以
下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加以说明。
生命盛开在我们目光所及的每个角落,使世界充满勃勃生机,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并发展。
从广义上说,不仅自然界的一切机休都蕴含着生命力量,甚至星辰和整个星系,也有自身形
成、发展及消亡的生命过程。
在一切生命现象中,人生无疑是我们每个人最切身也是最关注的问题。人生,简单地来说,
就是我们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过程,由生活,生死和生命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通常,人们最关心的就是生活。生活有两个层次,一是基本生存,一是生存质量。
人活着,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的身体离不开赖以维持正
常运转的热量。除了这最根本的一条,家庭开支也是我们每天需要面对,需要解决的。有些
人福报大,出生在富有的家庭,财富与生俱来。尤其是中国人,做父母的喜欢为儿女积聚财
产,好使自己的孩子一辈子不必为生存奔波。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比较健全,
基本生存似乎也不成问题。但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一生都在为生存而忙碌。天天上班,拼命
打工,无非是为稻梁谋,无非是为保障家庭的开支。他们活着的目的非常单纯,单纯到只剩
下“生存”两字。
其实,自然界中的动物,空中的飞鸟、海里的游鱼和地上的走兽,它们和人一样,也是为了
生存,为了充饥而四处觅食。假如人类也仅仅是为生存而生存,那和动物又有有什么区别?
作为每一个生命休来说,生存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但只有人类才会在生存问题得到解决之
后,进一步追求生活质量。
在享乐主义盛行的今天,几乎所有人都着眼于物质条件的发送。事实上,改善物质所能给予
的帮助,远非我们以为的那么见效。所以,更为内省的人开始转向精神追求,讲究生活品位
的提升,即艺术的生活、宗教的生活。可以这么说、精神生活基于对自身的超越,是人类区
别于自然界其他生物所特有的现象。
除了我们共同关心的生活话题,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和宗教家都在致力于生死问
题的探讨。作为伴随人类一生的两大属性,生和死,既相互否定,又密不可分。
如果将一个人的出生作为人生旅途的起点,那么,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每时每刻都在接
近旅途的终点,在奔向他的末日。正是由于我们的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死亡。正如一位哲
人所说的那样:每个生命的经验均以死为方向,这乃是生命经验之本质。
那么,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依唯物论者的观点:生从父母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妈妈生
下我,我就有了。而生命的结束,就意味问一切的消失——人死如灯灭。死亡作为个体生命
的结束,充分展现了人生的有限。
依一般宗教的普遍看法:人在肉体之外,还有独立的灵魂。人的肉体固然会在几十年后败坏
,会受到时间限制,会退出历史舞台。但超然于肉体之外的灵魂是不死的,并将在另一个世
界继续得到延续。基督教的教义正是建立在这种对永生的期待上:受到限制的尘世生命在上
帝拯救下,分享上帝的生命而获得不灭的新生,在他们虔诚的祈祷中,死亡作为通向天堂的
门户,又意味着新生的开始。唯物主义者认为,生命是物质的产物,形散则神灭,属于断灭
论、一世论。但我们应当认识到,科学方法只能对外部世界进行研究和改造,对于人类自身
的认识,却显得力不从心。相对于唯物主义者的结论,宗教家所提倡的两世论,认为生命中
有独立不变的灵魂,又落入了常见,同样不是最究竟的。
佛教依据缘起的智慧考察生命现象,提出了三世论,认为生命是相似相续、不常不断的。生
命不仅包括了我们的现在,还有着生生不已的过去和未来。我们这一期的人生仅仅是生命延
续中的一个片段。生命像流水,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生命又像铁链,一环
套着一环。我们现有的生命形式,仅仅是其中的一片浪花、一个环节。
从唯物论的角度出发,人生的确很短暂。可是通过对佛法的学习来认识人生,我们会发现:
人其实是不会“死”的。所谓死,只是一期生命的结束,只是生命形式的改变,但同时也是
下一期生命的开始。所以,一个学佛的人,不仅仅要关心现实人生的幸福,同时还要关心未
来生命的幸福。正是基于对生命的整体关怀,佛陀在获得究竟圆满的解脱后,为娑婆世界的
众生开示了有关现世乐、来世乐和涅槃究竟乐的原理。
生活是生命的表现形式,生死是一期生命的开始和终结。但人生最本质的东西,不是生活,
不是生死,而是生命。要想改变命运,必须认识生命:生命究竟是什么?
诗人说:生命是神圣的谜,是机密的法则。生物学家说:生命是蛋白质,是氨基酸。
以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些说法都不够完整。作为万物之灵,我们只有以智慧破译出生命的密
码,才能更好地认识并利用今生,而不是在对生命的荡然敬畏中采取回避的姿态。
我们的生命由两大系统组成:一是物质系统,一是精神系统。物质就是我们现有的色身,即
生物学家所说的,组成我们肉体的那些成分。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带着父母给予的遗传基
因。而我们的精神,同样有着独立的生命系统,有自身的遗传信息,那就是阿赖耶识中储藏
的无始以来的业因。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相同的父母会生出秉性、天资完全 不同的子女
,原因是什么?因为每个生命都是带着独立的生命信息来到这个世界,每个生命的起点都不
相同。
我经常说,学佛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工程。学佛的过程,是生命从缺陷走向圆满的过程,是
生命从烦恼痛苦走向解脱自在的过程,是从认识生命到彻底改善生命的过程。明白了人生是
什么,知道了解生命、改造生命的重要性,我们就可以正式开始讨论生命的回归。我想从以
下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加以说明。
下一篇:我们都一样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