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时代,美的标准如何定义?

贡献者:游客143852215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21-01-15 15:31:56 收藏数:28 评分:0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美”的标准究竟由谁来定
这个“别人”,往往影像资料中某个遥不可及的理想化形象,即所谓的“明星脸”。也因此,常有人嘲讽说韩国
选美,挑出来的选手看起来都长得差不多,仿佛一个模子里出来的。那种“标准化的美”,本身就是以丧失自己
独特的个性为代价的。
更要命的是,有时这个“别人”还完全是异文化、异种族的形象。韩国之所以有那么多女性对自己的外貌不满,
一个很大的原因也在于,她们的“美”是以美国文化中白人女性的形象作为参照系的,这样,黄种人的单眼皮、
五官轮廓似乎怎么看都不会好看。
类似的心态,在很多中国人心目中也同样若隐若现。好莱坞挑选的亚裔演员或者是国际T台的东方超模原本并不
符合国人审美,但不可否认西方审美已经在侵蚀我们原有的审美观。
“美”的标准究竟由谁来定,这或许永远会有争议,但至少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以前中国人可不会把白人看作
是“美”的参照系。近代洋人刚到中国时,人们乍看到这些金发碧眼的外人,并没有赞叹他们俊美,而看作是鬼
怪——“洋鬼子”。这也不是老百姓没文化,博学的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里提及沿途不少白种人的城邦
,却都是诸如“容貌粗鄙,文身绿睛”或“容貌丑弊”这样的记录,只有瞿萨旦那国外貌像中国人,亲近中原文
化,在玄奘眼里就显得“仪形有体”,连人也好看起来。
这确实可以让我们反思:是不是只有符合某个标准的才是美的?
在当今这个鼓励多元、五彩缤纷的时代,用某个标准来规范所有人当然是政治不正确的,也是不现实的。可以说
,参差多态方才美,坚持本色才是美。去模仿他人、想方设法变成他人,即使那有可能,恐怕也仍然不是真正的
美。因为如果总是以他人作为参照标准,那你是很难对自己满意的,也无法获得自信。
美应当是认识你自己、表达你自己,最终成为你自己。
理解中国之美,
首先需要文化自觉
事实上,中国人倒是一度曾被看作是“美”的参照系。成吉思汗西征之后,蒙古人把东方的绘画技法往西传播,
催生了中亚、西亚流行的细密画,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作为样本的中国人肖像就被看作是“美”本身。在诺
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穆克的名著《我的名字叫红》中,奥斯曼大师说到细密画家为了强调一个新娘的清新
脱俗,“学中国人那样涂白了她的脸,并为她画上了凤眼”;而另一位主角则哀叹:“就算看见了我的美貌,很
可惜,他们仍然坚信一个女人的眼睛和嘴巴非得画得像中国美女那样,才是美丽。”
可惜后来在强劲的欧风美雨吹拂之下,中国人变得不自信了,不再坚持中国之美,总是想要去成为“别人”。
想要重新理解、诠释“中国之美”,首先需要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
什么是“文化自觉”?就是在对自身本质的找寻、挖掘的基础上,一种对自身独特性的认知。
德国文化巨匠歌德曾在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沉思,发现这座哥特式建筑自有其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按古典规则衡量
,它是不规则、不对称乃至古怪的,但如果认真审视,那就不能不承认它是自足的、美的,其独特气质有一种自
发之美。他由此强调:“唯一真正的艺术是能表现特征的艺术。如果它的影响力源于深刻、和谐、独立的感觉,
源自自我独特、不顾任何外界事物的感觉,那么不论出自粗暴的野蛮还是文雅的感情,它都是完整而鲜活的。”
这一宣言确立了德国的文化自觉,那些后发国家,开始追随德国文化。英国女作家丽贝卡·韦斯特1940年游历
了巴尔干各地,就发现当地人“从位于柏林、维也纳的大学毕业回来,对农民的服装、舞蹈、礼仪之美完全视而不
见,觉得它们都带着野蛮气息”,他们想通过模仿进入德国文化的俱乐部,“结果什么都没得到”,她强调,这
会让人丧失自身根底,无法看到自身之美,重要的是认识自我,“每个人都有令人赞叹的价值,因为他的经历在
某种程度上是独特的”。
这样的追慕别人与重寻自我不断上演。俄罗斯贵族一心追慕巴黎风雅,曾低估当时蓬勃兴起的俄罗斯文学与诗歌
;日本五六十年代仍然对美国文化极度崇拜,却没有发现日本的文学、音乐、电影、摄影正冉冉升起。
中国当下正在经历类似的处境。是时候了,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诠释“中国之美”,这不仅是回到我们自己的文
化根源,也需要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重新理解自身的本质和独特价值。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