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钱缺陪伴的“留守儿童”社会警示

贡献者:不会旋转的螃蟹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19-11-23 00:38:50 收藏数:34 评分:1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近日,江西一乡村小学45岁男校长和25名留守儿童的生活故事,被拍成视频引起媒体关注。
这所坐落于江西鹰潭余江区的小学,名叫黄泥小学,全校五个年级,由1名校长、5名老师和25名学生组成。
每天清晨到早市购买食材,下午2点着手做饭,“4点孩子放学时,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校长章站亮自2018年10月来,自费购买食材每天为孩子们做“营养加餐”的故事,在当地传开。
这位小学校长的行为,简单而朴实,从容而温暖,且达到了“由表及里”的现实效果。
怎么说呢?表面上看,此事只是乡村小学的校长为留守儿童们加餐做饭,温暖了孩子们的胃。
但本质上却透出一份亲近与关爱,真正补充的是孩子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营养,补上的也是孩子们的刚需,
也就是所谓的“陪伴感”。
此事引爆舆论后,广大网友们也表达了募捐的想法,但目前都被这位校长一一拒绝。
至于原因,除了自身经济能力能够承担,以及考虑募捐之后操作会比较敏感麻烦外,仍有一个重要考量,
还是在于“陪伴”的症结上。正如这位校长所言,孩子们其实缺的不是钱,而是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留守儿童“不缺钱缺陪伴”是一句箴言,更是一种社会警示。
其不仅出自这位校长之口,也出自很多留守儿童的内心。
这句话拆穿了之前很多所谓爱心传递的错误路径,也就是“唯钱论”。
这种论调想当然地以为,面对留守儿童,“金钱”才是唯一的诉求,
也只有“金钱”才能弥补留守儿童的现实缺失,找回他们失去的快乐。
那些每年每日在外打工奔波的父母们,那些过于且盲目注重物质给予的学校,
那些给留守儿童募捐的企业和个体,或者他们内心没有这么想,
或者根本没意识到“重钱轻陪伴”的行为本质,但是这样的行为实际上已经让“唯钱论”一览无遗。
这种状态,是对亲情社会和人情社会的一种消解,也可能会给留守儿童们带来实质性伤害。
所以,留守儿童“不缺钱缺陪伴”的警示,应该让我们更加明晰留守儿童的本质需求,
反思之前家庭关爱和社会关照层面的“陪伴”缺失,并尽早补上这一课。
如此,才是对留守儿童负责任的表现。
当然,这种反思和相应的具体行动,并不是在完全否认“金钱”在帮助留守儿童过程中的现实作用。
而是要正确地利用“金钱”,使之能转化为陪伴性质的温暖,绝不仅仅是“花钱了事”的状态,
进而实现以“陪伴”为内核诉求的帮扶,注重孩子们的精神给养和心灵健康成长。
这也是“不缺钱缺陪伴”的真正意味,留守儿童的父母,留守儿童的学校,
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的社会相关方面,都需要认清这一点,给我们的孩子真正的营养。
至于具体的“陪伴”路径,也不能随意为之。比如,留守儿童父母的陪伴,
也不能仅限于多抽出一些时间,还要追求精神层面的沟通与交流,
学校方面也要追求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和融为一体的状态,而社会层面,
切忌走马观花式的爱心志愿帮扶,要真正把“爱”留下来。
“不缺钱缺陪伴”,这样的警示如果我们都能铭记于心,呈现出无数“营养加餐”这样的正能量故事,
那么,留守儿童的心便会慢慢明亮起来,那些偏激的留守儿童悲剧,也就不会刺痛着我们的社会。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认证文章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