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这一点,你会一直迷茫下去

贡献者:游客87865332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19-05-20 00:13:10 收藏数:35 评分:0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8岁时,我跟着父母移民到美国。
  
  当时我连一句英文都不会,第一天上学前,父亲临时教我:“如果有人问你问题,听不懂就跟
他说:‘Idon'tknow!’”结果,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听不懂,只好
回答:“Idon'tknow!”
  
  从此之后,我在那个学校的名字就是Idon'tknow。
  
  刚到美国的那段日子,真是度日如年啊!父母都上班,放学后陪伴我的只有同样不会说英文的奶奶,
还有我的电脑。
  
  那是一台第一代个人电脑,是我天天拿着铜板去家附近的游戏店,攒了很久的彩票,忍着没把它们换
成零食、玩具,终于有一天换到的大奖。
  
  它只有40KB的记忆体(是40KB不是40MB喔,现在你读的这个文档都不止40KB),而且还没有
储存功能(其实有但我买不起),只要一关机就全部归零。它也没有游戏,只有随机附赠的BASIC程序语言。
  
  但它陪我度过了那段最生涩、最寂寞的异乡岁月。我把写程序当玩耍,天天研究它的功能。
那些BASIC的程序語言(If。。。Then。。。)成了我最常使用的英文单词。每天在关机前,
我还得用铅笔把程序抄下来,第二天开机再输入一遍。
 
  现在回想,我还真佩服自己当年有那股傻劲儿。这个寂寞的8岁男孩儿,跟他那台只有40KB记忆
体的电脑,后来还因为写的一个“模拟对话程序”在纽约市科学比赛中得奖。
  
  从那时走到现在,我依旧是个对电脑和各种新科技毫不畏惧的人;我最不喜欢说,
也最不喜听到的句子就是:“Idon'tknow!”
  
  童年的那段日子,对我来说何尝不是一场训练?它训练了我专注、独自面对寂寞的能力。
写程序需要冷静,因为第一次运行,一定会因碰到没有预料到的错误、没有计划周全的BUG而卡住。
  
  但生气或懊恼都没有用,负面情绪不会让程序变好变快,我只能根据错误码,回去找到出错的地方,
修正之后再运行一次,这就是一种修炼。
  
  我长大后,面对错误时,我会把它当成一个BUG。哪怕再急再气,问题还是得自己解决。我告诉自己:
过生活和写程序一样,一开始一定会碰到各种错误码,但只要有耐心解决,我就不信跑不顺。
  
  这个信念,让我后来在念心理系的时候,特别关注“优化生活效率”的各种研究。
这是我在8岁时就种下的种子。
  
  后来,我考进了哈佛大学,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才、奇才、鬼才共聚一堂。
在这所比美国建国史还悠久的老学校里,我天天看到最传统和最新锐的思想撞击,
创造各种可能性,真可以说这是一个海阔天空的知识乐园。
  
  我特别使用“乐园”这个词,是因为我发现那些在学校里混得最好的同学,
就是懂得如何把学校当“乐园”而非“殿堂”的人。例如我很欣赏的一个朋友Joe
他不仅代表学校参加田径比赛、在学校的广播电台当DJ、在附近的慈善机构做义工,还组织了两个学生会社团。
  这些人往往不是班上前几名,也不是科科都满分的天才,但他们才是真正的风云人物。
  
  我也发现,这些风云人物有两个特点:他们都很会利用时间,而且也很少抱怨生活。
有别于很多学生总把自己苦读的黑眼圈当成勋章,像Joe这类同学,虽然日程很满,
但你永远感觉不到他们被自己的日程绑住,或把“分身乏术”拿来炫耀。
  
  我曾问过Joe:“你怎么可以一天做这么多事情,你一定起得很早吧!”Joe不置可否,
他跟我说:“兄弟,其实最难的不是早起,而是早睡!”
  
  他又补充道:“晚上当别人正想去party时,你得告诉自己:‘不行,我要早睡!’
你的心态不是我‘得’睡了,而是我‘要’睡了!我们不是小孩了,没有人能跟我们说:
‘嘿,你得如何如何。’你既然能说服自己为什么要去做一件事,那就要告诉自己你
‘要’做,不是你‘得’做。”
  
  这句话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虽然我现在还无法完全达到他所说的境界,
但我经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年纪大了,没有什么事是非“得”,只有你够不够想要而已。
  
  这是我从18岁的Joe身上学来的一课。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我已经大学毕业20来年,回到亚洲定居,而且有两个小孩了。
  
  人们经常说,孩子是最好的导师,我十分赞同。不是说小孩可以教你什么,
而是在照顾他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反观并检讨自己。为了兼顾家庭和工作,
我开始寻找更有效率的生活方式。为了应付各种突发状况,我更得加紧训练自己的EQ——喔,
不是“得”,是“要”!
  
  我也问自己能够教孩子们什么,是科技?生活技能?书本里的知识?未来的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快,
资讯密度将会越来越高,人工智能将会颠覆各种商业模式,这是我们的孩子将继承的世界,
也是我们有生之年将面对的课题。
  
  但不变的是:人还是需要与他人相处,还是有七情六欲,还是会拿不定主意,在情绪和理智间徘徊;
我们还是会出错,还是要学习,仍旧会追求梦想,也会一辈子寻找生活的意义。
  
  人体是一台机器,而且是一台不完美的机器。每台机器都有极限,也有最优化的使用方式,
这包括我们如何照顾自己的身心。我想,心理学和不同领域的知识,除了能让我们过更有效率的生活,
也是一种基本的生活须知。
  
  我不一定能预测环境如何改变,但我起码能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让自己更稳定、更有效率。
这就是我最初规划“十点课堂”的动机。
  
  我的目标是,把目前心理学研究出的理论转化为能够实行的生活方针,传递给更多人。
就像童年识字一样,哪怕以后有再多的书本堆在眼前,只要读得懂,就不用怕。
  
  8岁时的我学会了克制情绪与解决问题;18岁的Joe提醒我,主导权始终在自己手里。
  
  现在,我又从生活与孩子身上,学会了不要害怕改变,而且要懂得调整自己。
而做了所有的研究后,我更深信:即使活到88岁,人还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改变的幅度将超乎你的想象。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用户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