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唐代-14

贡献者:小豆豆子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23-05-20 09:47:12 收藏数:8 评分:0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依照历史来讲,租庸调制之所以能推行,全靠“账籍”之整顿。唐初的人口册是极
完密的。自小孩出生,到他成丁,以至老死,都登载上。当时的户口册就叫“籍”
。全国户口依照经济情况分列九等。此项户口册,同样须造三份,一本存县,一本
送州,一本呈户部。政府的租、调,全都以户籍为根据。“账”则是壮丁册子,在
今年即预定明年课役的数目。这是庸的根据。唐制每岁一造账,三岁一造籍。壮丁
册子一年重造一次,户籍册子则三年重造一次,一次称“一比”,因其可以用来和
上期的簿账相比对。唐制,州县经常须保存五比,户部经常保存三比;如是则地方
对户口壮丁变动,可以查对十五年,户部可以查核到九年。这一工作相当麻烦。户
口异动,田亩有还授,(丁年十八授田,六十为老,还官。)这样大的一个国家,
普遍经常的调查、登记、改动、校对,丝毫不能有疏忽与模糊。这须具有一种精神
力量来维持,否则很不容易历久不衰。况且唐代很快便走上了太平治安富足强盛的
光明时代,那时人不免感到小小漏洞是无关大体的。某一家的年老者已逾六十,他
的名字没有销去;小孩子长大了,没有添列新丁;新授了田的,还是顶旧人的名字
;这些偷懒马虎是难免的。然而这些便是此后租庸调制失败的最大原因。恐怕并不
要到达户口太多,田亩太少,田地不够分配,而租庸调制早得崩溃了。这是一种人
事的松懈。至于地方豪强大门第从中舞弊,阻扰此项制度之进展,那更不用说了。
即就账籍制度言,可见每一项制度之推行与继续,也必待有一种与之相当的道德
意志与服务忠诚之贯注。否则徒法不能以自行,纵然法良意美,终是徒然。而且
任何一制度,也必与其制度发生交互影响。故凡一制度之成立,也绝非此项制度
可以单独成立的。再说此项制度,其用意颇有些近似现代所谓的“计划经济”。
这要全国民众,每个家庭、每个壮丁都照顾到,计划到。在近代大规模的利用科学
统计,交通方便,声息灵活,印刷术容易,尚且感到有困难。古代交通既不便,
政府组织简单,纸张亦贵,书写不便,这些都是大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户口登记
逐渐错乱,此制即无法推行。迫不得已,才又改成“两税制”。
唐代的租庸调制,可说结束了古代井田、均田一脉相传的经济传统;而两税制则开
浚了此后自由经济之先河。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