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DNA 与 载体的连接

贡献者:星晨炼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22-09-27 13:06:10 收藏数:1 评分:0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目的 DNA 与 载体 的连接
|
当我们把 目的 DNA 和 载体 都准备好之后,
下一步 我们就应该 切割连接了。
用到 内切酶 和 连接酶。
|
两种连接方式,比较一下哪种连接方式更好。

首先,
一条染色体上有 目的 DNA,
这个 目的 DNA 两侧
都是同一种 内切酶 EcoR1 的切割位点。

用相同的酶 去切两个位点,
虽然用的是 粘性末端,
但是把 目的 DNA 切下来之后,
目的 DNA 的两个末端 自然就形成了一个互补的序列。

当目的片段得到之后,选择载体,
同样,
载体 肯定也要用 EcoR1 去切,
切完之后,
载体被切完的两端,也是互补的。

当然,
目的 DNA 和 载体
它们 各自的末端 也是互补的。

如果马上进行连接,
连接的结果会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我们期望的是 目的 DNA 和 载体在一起。

但是不可避免的 会出现 载体自身的连接,
因为它们两个末端是互补的,
同时也会出现 目的 DNA 片段的连接,

这一切都是因为用了同一种酶去切。
这个结果并不是我们想要获得的。
|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尽量去选择所谓的 定向克隆。
那么定向克隆 又是指什么呢?

再来看这个例子:
在一条染色体上 需要的目的 DNA 片段
经过序列的查找,
发现它的两侧恰好是两种不同的内切酶 的切割位点,
当然就选择两种酶 去切。

当它切开之后,
我们此刻得到的这个目的 DNA
被切开的两个末端 它并不互补,
它的粘性末端是不一样的。

再用这两个酶,同样也去切载体,
载体被切开之后,
扔掉了中间一小片段,
得到的 两个末端也不互补。

所以,
用两种不同的内切酶
分别去切 目的 DNA 和 载体,
最后 我们获得的结果
是在目的 DNA 和 载体 之间
存在了 互补配对的可能性。

我们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连接,
自然而然只能有一种连接结果,
这就是所谓的 定向克隆。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