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法:角色扮演、图示溯源、图式对话、意象

贡献者:星晨炼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22-01-23 09:54:03 收藏数:4 评分:0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人格障碍认知疗法的特定技术
体验法
会谈中可利用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营造一种体验,
让患者图式的情感成分、思维成分以及行为成分相协调融合,
帮助患者建立技能,转换高阻抗性的图式,
帮助患者建立起,可自在家中识别调节情绪的办法。
因为患者的认知侧写各异,
所以他们参与体验性联系的主观意愿度明显有别,
而且,
他们在改变认知、改变发展过度或发展不足策略的
具体需求上也大为不同。
总体而言,
倾向于社会抑制拘谨的患者
会认为展露自己的感受是不适应的,有风险的,
他们更适合采用渐进的干预取向,
逐渐提升这类具有抑制性的患者的灵活性。
脱抑制性的患者则看重自我表现,
竭力向大众表达自己,
他们可能需要进行表达性练习,
练习表达中的自控、克制以及提升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对抑制倾向的患者而言,
具有建设性的表达,
一般意味着大声一点表达,大声一点说话。
对于脱抑制性倾向的患者而言,
则意味着说话时要在语气上更弱一点,音量更低一点,
以及在言语密度上更疏一点。
上述提到的是在治疗关系中
进行人际反馈时使用体验法的方式。
除此之外,
下述各类活动在针对核心图式进行工作时是有特别帮助的。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可用于发展人际沟通技能,
如自信决断训练。
当角色扮演联系涉及情感性主题时,
患者的失功能图式常被激活,
从而便于矫正。
在角色互换练习中,
治疗师可示范适宜的行为,
帮助患者反思其图式及行为策略造成的不良影响。
这种角色互换练习是共情训练的关键成分。
例如,
十八岁的学生阿兰那对父亲始终心存愤怒,
觉得他好批评,刻薄,控制狂。
阿兰那说,
“他想掌握我的生活,我做什么,它都会责怪我”
在简要说明之后,治疗师扮演了父亲角色,
所依据的就是最近的事件,
父亲询问阿兰那的花销情况,
阿兰那勃然大怒。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
患者有如下想法,
“你就知道批评我,你不理解我,我理应获得更多的表扬”
随后,治疗师与患者互换了角色,
阿兰那努力了很久,才做到以父亲的视角理解这一情境。
在扮演父亲的角色时,阿兰那触动落泪,她说,
“我明白,他想给我最好的,我明白这是更多的责任感”
患者曾一度深深局限于自己的视角中,
所以他无法理解父亲的立场。
图式溯源
使用患者童年的素材,
这在治疗急性期的抑郁或焦虑障碍时没那么重要,
但对于人格障碍的治疗,
使用这种素材通常就很重要了。
回顾患者的经历及童年素材,
可开启对适应不良式起源的理解,
该方法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看待事物的正确性与客观性。
例如,
某患者终日自怨自艾,
尽管他无视自己信念所暴露出的不合理性与失功能性,
但当他重新体验了童年时被批评的一幕幕时,
他的自责减少了。
我现在之所以自责,不是因为我确实做错了什么,
而是因为妈妈一直批评我,
我被她传染了。
另一位患者则认识到,
他有关尽责的高标准是源自它所内化的
高度尽责是咱们家最看重自豪的美德
的这一信念。
图式溯源的主要目的是去识别图式的模式,
激活患者改变该模式的潜力。
对于将问题归咎于自己的家人或其他人,
患者对此可能会有负罪感,
这其实不是本练习的要点所在。
练习的宗旨在于
鼓励患者以一个更大的背景来理解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图式对话
在不同的图式模式之间,
如脆弱的儿童模式和健康的成人模式之间
进行角色扮演对话,
是最为有效的调动情感,引发图式或核心信念突变的方法。
重新创设病原情境或成长阶段中的关键互动,
给患者提供了一个机会,
对于在该阶段业已形成的态度,可以重新建构。
此类案例类似战争神经症,
为了改变患者坚定牢固的信念,
他们需要体验一次情感宣泄,
通过扮演往事中的角色,
患者就能以更良性的视角
去理解一位坏家长、坏兄弟姐妹了。
对于曾给自己造成创伤的父母,
患者就可以开启共情或体恤之心了。
患者会明白自己从来都不坏,
之所以形成并固化这种坏、糟糕不堪的自我形象,
是因为父母的坏脾气,
是他们拿自己发泄愤怒而造成的。
患者也可以明白,
是其父母将自身具有的僵化和不切实际的标准强加给了患者,
因此患者就可以软化他们对自己的态度了。
或者,
当患者扮演脆弱的儿童时,
他们就能更为自信决断地与其不讲道理的父母交涉,
捍卫自己被保护,被呵护的权利了。
重现患者童年的特定阶段,
其工作原理可能与状态依赖学习这一
一般性的概念相符合,
要对源自患者童年的图式有效性进行现实检验,
就必须将这些信念带到意识层面。
图式对话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到
他们对自己的核心看法不是基于逻辑和理性的,
而是其非理性反应的产物。
父母说,
“你就会添麻烦”
就会被患者接受,并纳入其信念系统,
即便患者可能并不真心认可这一评价的公正性,
重新体验这段经历
有助于这类支配性的认知结构,即热图式表现出来,
从而更便于对其进行矫正。
意象
激活图式的情感成分的另一种方法是运用意象。
该方法对凸显的记忆特别有效,
也可以与图式对话结合使用。
其背后的原理为,
对某一创伤事件知识加以讨论,
可能会带来一种理智的洞察。
如患者为何会持有负面的自我形象,
但是仅凭讨论是不足以改变这种自我形象的,
要矫正这种方面的自我形象,
就需要如时光倒流一样,再一次创建出相应的情境,
以待与往昔的互动混入当下的生活之中时,
患者的曲解会伴随着情感获得激活,
这时认知重建也就可以发生了。
某位罹患惊恐障碍及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年轻女士,
说自己因为没有做治疗作业而深感不适,
治疗师问她哪里不适,
患者说觉得是在胃部。
治疗师于是又问患者,
“能不能给出一个意象来,
是什么让你感到不适,提供一下参考。”
患者回应道,
“我看到自己走进您的办公室,您高高在上,您好批评,爱苛求,
您如同一位至高的权威者,你会被我气坏的。”
治疗师接着询问,
“这种意象在过去什么时候也出现过。”
患者说,
自己在童年时跟妈妈有过很多次这样不愉快的经历。
她妈妈酗酒,喝醉的时候,常对自己发火。
有一天,幼年的患者放学回家早,吵醒了妈妈,
妈妈为此对他大发雷霆。
治疗师请患者以意象的形式再次创建出这一经历,
患者描述了以下意象,
“我回到家,按门铃,妈妈来开门,她盯着我,
她高高在上俯视着我,对我吼叫,说我吵醒了她。
她说,‘你竟敢打扰我睡觉?’
她说,‘我差劲不懂事’”
患者从该经历以及很多类似的经历中总结出,
“我是个差劲的孩子,我让妈妈心烦了,我不懂事”
治疗师针对患者母亲的行为,
探讨了除患者是个差劲的孩子之外其他可能的解释,
然后聚焦在患者的成人模式上,
以处理上述影响深远的记忆。
治疗师为患者示范,
如果这孩子具备了一名成人的成熟与技巧,
怎样回应她妈妈才是合适的。
然后治疗师扮演母亲的角色,
患者实践练习这种回应方式,
每练习一次,患者就会对这种回应更确定一点,
直到他终于达到了一定的确信程度,能够说出来,
“这不是我的错,是您自己没道理乱批评我,我没有做错什么”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