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

贡献者:itx1123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16-12-19 16:03:51 收藏数:78 评分:1.5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我们很多人缺少“往前一步”的自觉,
也就是把“未完成”的做事习惯往前一步,变成“已完成”的做事习惯。
传统的教育体制中隐含着“未完成”的思想惯性,
在老师们看来,传授学生知识、理论、技能是让学生为今后做事“做好准备”,
而不是“现在就做事”。
所以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又到大学、博士,花了十多年、二十多年的时间,
都不过是在“做准备”,在学习、练习,在完成习作,却不是创造出“产品”。
由于我们一直在“做准备”,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有“完成”过什么东西。
可精益创业的思想是说,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
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会更快。
“先做好准备再上场”观念的一个致命问题是:
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
总有我们还未顾及得问题,
总有我们能力上的短板,
总有我们未搜罗完全的信息,
可因此我们就要一直准备下去吗?
当然不是,只有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
你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才能得以切实地锻炼,视野才更加开阔。
著名管理学家明茨伯格在研究企业战略时曾提出过一个“匠构战略”地观点,
他认为企业总是预先就制定出一个完美地战略然后严格遵照其执行地想法是很不现实的,
企业更应该一边行动一边形成和修正战略。
这就像一个制陶工匠所做的,
在陶器的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瞬间陶器的胚子都在变化着,
这时工匠需要敏锐地察觉到它是怎么变化的,然后适时调整策略和构思。
明茨伯格认为,这才是形成企业战略地正确方法。
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Peter Thiel)几年以前创建了一个名为“20 under 20”的资助项目,
每年为20位20岁以下的辍学创业大学生提供人均10万美元的创业经费。
显然从正统的教育观点来看,这些创业者都是“没有准备好”的,
前哈佛大学校长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甚至称它为“这十年中导向最错误的慈善事业”,
可那又如何呢?至少这个项目鼓舞了很多富有创造力的天才学生,
也许未来许多伟大的创新就会从这些年轻人中诞生。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